第两百六十二节 改革进行时(2)(2/3)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不止是这些京官,其实全国各地的文官都在看着,大多数文官,尤其是中下层文官,他们都是科举制度的受益者,科举制度的改革不但影响他们,还影响他们的家族。

  一个弄不好,伏阙就不是京官们的示威,而是会发展成为全天下的动荡。

  周琅改科举的目的是为了改教育,中国读书人为什么要寒窗苦读,目的不是对读书有兴趣,目的是为了当官,当官要通过科举,科举考什么,他们就学什么。

  但科举考的是四书五经,他不考自然科学。

  这让周琅引入自然科学的目的受到了干扰。他是办了不少学校,已经在逐步改革教育体系,但单靠官方的力量,还是太慢。深入不了广大的农村,他希望通过科举,让所有读书人开始自发的学习自然科学知识。

  他将自己的想法跟王辅茞沟通过多次,告诉对方自己的目的,可是根本说不通。王辅茞死活都不肯在科举中加入自然科学的内容。他的理念是,科举是选贤与能,偏重的是德行,而不是技艺。这是大道,不是小术。

  他不反对皇帝在内务府管理的海关、商税机构中大量任用学校毕业的那些读书人,可是他强烈反对皇帝在科举中加入这些学术内容。

  如果不能让全民接受自然科学,完全靠皇帝个人推广,那只能形成一小部分精英教育,类似俄国这样的体制,长久的落后于人,这是周琅不愿意接受的。

  可他就是说服不了王辅茞,于是他决定动用皇权强力推行,反正科举最后一道关卡是在皇帝手里掌握的,他还要殿试。

  结果今年的科举殿试内容,周琅出的是牛顿力学的题目,引爆了整个官场。

  周琅也很愤怒,老子都没动你们的权力,你们不愿意改,我在自己权力范围内改改,你们还管起我来了,我是皇帝,哪有臣子管皇帝的道理。所以对方跪着,他也不管,一直僵持了下来。

  这一僵持就是一个月时间,实在是太看不过眼了,周琅派人去传旨,召王辅茞进宫。

  让周琅道歉那是不可能的,他没说什么话,直接扔给王辅茞一份殿试题目内容,叫做“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这是出自论语中的一句话,孔子说的,这话中一点死忠思想都没有,周琅的用意是在讽刺孔子不够专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