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节 文化产业的差距(1/4)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那群奔着拿破仑的名头来中国的资本家的子弟,其中有数百个开办了机器大工厂,主要集中的领域正是纺织业和丝织业,因为这两项其实也是法国人能拿得出手,另外有能力开办的工厂,让他们开办一家造船厂,这些子弟的资金往往达不到,技术上也够不着。

  所以只能在投资小,周转快的领域投资。而且他们大多数还成功了,得益于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后,两年世界市场的回暖,他们迎来了一个好时机,中国更低廉的人工成本让他们在法国生产棉纺织品无法跟英国竞争,可拿到中国来反而可以返销欧洲。

  这些来中国投资的法国企业主,大多数在法国的时候,家族就是经营工厂的,他们这个阶层恰恰也是拿破仑的拥护者,因为正是拿破仑通过大陆封锁,才让法国诞生了这个阶层,也随着拿破仑的倒台,这个阶层遇到了寒冬。

  现在的法国工场主们,不但失去了一个封锁的欧洲市场,在英国商品的冲击下,他们连本国市场都无法保证。又通过信息往来得知有些朋友在中国投资发财,一股法国投资潮在中国兴起。

  对这些法国投资,周琅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他们带来了新技术,新管理方法,将周琅一直推广的大工厂制,机械化生产的普及速度大大加快了。忧虑的是他们也借着中国的东风渐渐膨胀起来,中国可不是一个白人国家,法国人在荷兰投资,他们会变成荷兰人,可他们在中国投资,他们基本上不可能变成一个中国人,在中国他们是壁垒身后的异族!

  喜的还有他们将丝织机械化也带到了中国,而在他们之前,中国丝织工业一直都是手工作坊的天下,清代时仅南京一地就有丝织机 5万台,以丝织业为生的人口高达20万人。苏州、杭州一带是“机户万家,日出万绸”,数十万丝织工人。广州的丝织工业也相当庞大。但大多数都是手工作坊生产,通过工部引进的丝织工厂尚未推广开来。

  法国投资者加速了这个进程,因为法国是欧洲丝织工业的领头羊。

  欧洲的丝织工业源自十字军的东征,当年将中东地区几千名丝织工人掳掠到了意大利,并且在当地生根发芽,意大利很快就发展为欧洲唯一的丝织品生产国。到了波旁王朝时期,王朝的开创者亨利四世,不满于大量法国贵金属流失用来购买意大利丝织品,开始动用国家力量推动丝织工业的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