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节 铁路投资狂潮(2)(2/5)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由于有了相对严格的规范,施工就无法像张库铁路那样肆无忌惮了,一天修建速度大大下降,平均下来连十公里都没有。由于许多险要地形,如沟壑地带,进行了绕道,大大增加了铁路长度,后世2000公里左右的长度,硬生生拉长到了3000公里;而且还是有一些沟壑无法绕过,架桥技术不过关的情况下,大量采用夯土填埋的笨办法,黄土高原上有的沟壑深达上百米,这种土方量是一个天文数字,因此主体施工进展很快,却卡在个别路段,几年内都无法通车。

  铁路公司是商业公司,必须追求利润,董事会聪明着呢,采取了分断通车,分断运营的方式,尽可能让铁路早日盈利。

  所以一年后,就有火车开始轰鸣在西安到兰州路段,以及伊犁和哈密路段等断头路少的路段,但个别路段,依然是驮队和马车的天下,没有个三五年时间,是无法彻底贯通的。

  断断续续通车,影响了铁路的运营,但跟完全商业化的运河公司不同,股价并没有爆跌,只能说皇帝的权威对中国来说实在是太大了,皇帝的名字就支撑起了高位股价。只要经济大环境不发生变化,这种泡沫会持续很久很久。

  而经济大环境此时正是历史上的最好时机,工业革命的飞速扩展,从沿海到长江沿线,珠江流域,渤海湾普遍展开,跟后世一样,开始出现三大经济中心的雏形。

  随着江南丝织工业和棉纺织工业化的开始,这一带经济发展速度飞快,农业已经彻底商品化,能种桑养蚕的土地就不会种植棉麻,能种植彩棉的土地就不会种植白棉,至于粮食,已经没人种植了,少数农作物种植,也都是城市周边的老百姓商业化种植蔬菜。

  江南地区,松江府一带的棉纺织业,湖州嘉杭地区的丝织工业,徽州还有茶叶,全都是畅销海内外的高端产品,高额利润在这里聚集,形成了数以百计的上万资产,甚至十万资产家族。

  闽浙地区的工业化起步最早,福建的水力纺织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廉价的水力只是在规模上无法跟蒸汽动力媲美,可低廉的成本让数以千计的小型水力工厂得以生存。另外作为最早的棉纺织业中心,福建的蒸汽纺织革命也已经开始,福州、泉州、厦门和漳州是四个主要的棉纺织工业城市,都是依托外来棉花加工出口,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