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节 全球争霸战争(3)(3/4)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在南方,土地兼并在明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早在康熙年间,经济比较发达的松江府,“有心计之家,趁机广收,遂有田连数万亩,次则三四万至一二万者”。大官僚徐乾学“买慕天颜无锡田一万顷”,高士奇在浙江平湖置田亦有千顷。康熙在诏谕中忧虑感叹,南方各省“小民有恒产者十之三四,余皆赁地出租”。到乾隆时,湖北已是“今日田之归于富户者十之五六,旧时之人,今俱为佃耕之户”。广西“田大半归富户,而民大半皆耕丁”。

  兼并发展到乾隆年间,就已经有一半以上的耕地被地主瓜分,很多以前有田的农民也都变成地主的佃户。

  周琅夺取天下后,依然依靠地主维持社会基层秩序,因此并没有打破这种土地制度。

  周琅也承认,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但是土地的集中真的是原罪吗?商业社会,一定会走过一个土地商品化的时代,走入一个土地大大聚集的时代。

  法国大革命期间,废除了一百多年来“圈地运动”中封建贵族对传统村社共有土地的圈占,禁止土地买卖,给农民发新的土地凭证,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让法国成为一个小土地所有者的国度。同时期的英国,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反而进入了圈地运动的最高峰期,在法国人废除大土地制度的时候,英国人给贵族办法数以千计的圈地许可,将英国最后的公有土地圈占成地主的农场。

  既不能因为英国人后来取得的成功而认为法国的土地革命是失败的,也不能因为后来法国农业的发达而认为英国制度是落后的。

  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总统制或许是一个好制度,但放在黑非洲就会制造大量的军阀,还不如给黑叔叔们一个皇帝呢;高福利是一个好制度,可放在没有自制能力的南美,会让一个发达的阿根廷退化成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农村土地兼并,让大地主、大宗族掌握了绝大多数土地,也掌握了最基层的力量,可他给中国带来了稳定,稳定是最大的事情。

  所以周琅认为,这套土地制度至少在现在是适合的,他并不急于去改革。他试图用商业的力量重塑社会秩序,而不是用土地革命的方式一次次轮回农民起义的模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