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节 一鸡死一鸡鸣(1)(2/4)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交战之后,英国将军们才发现,阿拉德麾下的锡克人与其说是“职业士兵”,不如说是“装备先进武器的宗教极端分子”,他们的战斗力“非常出色”,甚至超过了英国训练的印度土兵。

  而阿拉德手下的这群“宗教极端分子”,是一支6000人规模的骑兵部队。

  负责锡克步兵训练的是文图拉,他几乎原封不动地复制了法国陆军的教程和规范。在军营中,所有的命令都使用法语,军旗是法国式的三色旗,在前线,他们不再无组织地一拥而上,而是排成了紧密的横列和方阵。这些锡克人配备了最新式的武器,让受歧视的步兵们拥有了荣誉感和身份。交战后,英军报告中写道:“(他们的)人员和装备是南亚最好的,能完全与欧洲军队相提并论。”

  除了训练正规,指挥有力之外,这只軍队跟印度其他土邦軍队相比,还有十分稀缺的荣誉感。为了防止新军沾染旧军队的那些恶习,法国军官们亲自前往市井和乡村,招募最吃苦耐劳的兵员,给这些贫苦出身的士兵高额军饷,所有士兵每个月都能领到至少7卢比薪金,而且让每个士兵都必须在入伍前宣誓——他们将用生命效忠君主。

  训练专业、有精神信仰、有荣誉感,极度忠诚,这支军队其实已经具备了所有法国軍队的特征,所以战争开始后,他们跟印度土兵打的难解难分。

  英国人用四万人进攻锡克帝国,却始终无法攻入他们的国土,在边境地区长期僵持。

  这时候非洲公司终于解决了最初的混乱,他们裁撤了无组织无纪律的非洲雇佣兵,开始将当地民团组织成正规军,这些民团最早是卡拉奇附近的地主武装,中国人在这里推行了几十年中国的保甲制度,拉拢和培养了一大批忠于他们的土地阶层,非洲公司不热衷于从农村榨取税金,还不断组织农民兴修水利工程,普通农民未必得到了多少利益,但至少不挨饿,可地主阶层对非洲公司的拥护是真心实意的。

  而且推行科举制度,非洲公司统治这里的官员,也都是中低层的地主和读书家庭,权力相对分散,但更贴近最底层,战争最危急的时候,大量文官回到自己的家乡,组织游击队,在后方骚扰英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