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但对那些大宗纺织品、羊毛、皮革制品等等,则并不经营,而是授权给一些私人船队经营,收取一定的管理费。这也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摸索出来的经验,这些私商被称之为散商或者港脚商人。
黑海铁路开工之后,来欧洲的中国散商还是很多的,现在已经不止有一些散商,一些沿海省份,还成立了地方性的航运公司,这些公司少则几十艘,多则数百艘商船开战贸易,其中在欧洲的总计就有三百多艘商船。
反倒是欧洲公司自己的商船还不足一百,这些散商的加入,让中国商业势力,在欧洲虽然还排不上号,比不上英国、荷兰这样的海运强国,甚至都排在丹麦、瑞典之后,但在地中海,已经排在英国、法国和希腊之后,位居第四了。
欧洲公司的海军实力,甚至比希腊还要高很多,只位居英国、法国之后,并且跟法国的差距有限。但欧洲公司身后还有一个海军账面实力,接近英国两倍的中国,这才是法国人最看重的。
为了拉拢中国对抗英国,法国十分希望加深跟中国的政治和军事联系,不局限于经济。经济合作是双赢,没有欧洲公司在法国的经营,法国经济,尤其是金融绝不可能在不断动荡的政治氛围中保持稳定。但在政治和军事上,中国人似乎对贸然进入地中海很谨慎,到现在位置,他们也只是通过欧洲公司,在克里特岛以南的地中海区域存在,在地中海战略位置至关重要的马耳他岛在英国手里控制着,欧洲公司就很难突破地中海中部。
历史上,英国和俄国在中亚地区进行过长达百年的大博弈,大博弈之所以发生在中亚,就是因为当地各种势力错综复杂,现在的中亚地区势力相对简单,反倒是地中海局势复杂,控制中亚地区的无非是中国、俄国和满清帝国,这三大势力目前内部稳定,互相之间形成了平衡,当地小部落已经被消灭,没有让三大帝国利用的傀儡势力,大博弈在中亚没有基础。但大博弈的矛盾基础,则被转移到了地中海,这可以视作是中国势力西进的结果。
相比中亚大博弈,地中海大博弈更加复杂。因为争霸的双方还是两大世界性强国,一个取代俄国的中国,另一个依然是工业帝国英国。可地中海的打手就多了,而且还不是中亚那些落后的部落国家,而是法国、奥地利、西班牙这些欧洲强国,也有希腊、葡萄牙、意大利邦国等弱小势力,以及奥斯曼帝国、埃及阿里王朝这样的回教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