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节 转折(2/4)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必须除掉科林!”

  周琅心中暗道。

  他知道只有尽快斩掉东印度公司放在自己身边这颗钉子,斩断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的这个卒子,才能将东印度公司跟台湾的联系断开,让对方无法立足之前,快速积累自己的力量,才有可能继续跟东印度公司博弈。

  但周琅顾虑的是,如果科林真的已经开始算计自己,那么科林肯定对周琅有了防备,想除掉他就不能用简单的方式了。

  况且现在清军压境,周琅自身难保,一切都得等度过这个难关后再说。

  目前清军尚未到来,周琅能做的,无非是加紧训练,尽可能在大战前增强自己的力量。装备问题一直都很困扰周琅,仿造步枪一直都很不顺,当地铁匠掌握的工艺,不足以制造出合格的步枪,而且铁本身就十分匮乏。

  凤山县城所在的地方,之前被成为下埤头街,这不是一个什么很正式的名字,因为这个地方之前根本没有什么官方色彩,完全是大陆汉人移民拓垦形成的集市。但这个集市发展很快,原因是康熙末年开放了大陆移民来凤山垦殖的禁令,大量主要由客家人组成的移民团体来到这里,下淡水溪(高屏溪)沿岸的屏东平原,土地肥沃,是整个台湾岛唯一可以种植双冬早稻的地方,经过康雍乾三朝的垦殖,这里已经成为凤山县最大的稻米生产区,而下埤头街正好位于屏东平原到台湾府城的大道上,于是官府在这里建立了谷仓,慢慢发展形成了繁华的街市。早在凤山县从左营搬到这里之前,下埤头街就已经是凤山县最繁华的集市,甚至超过了凤山旧城。

  由于是农业移民开垦过程中形成的集市,农业中最主要的工具就是锄头,是不可能不需要铁的,因此这里也有大量的铁行,下埤头街按说不可能缺铁,可问题是天地会起义断绝了贸易,同时天地会有上万人需要武装,城里存量铁根本不敷使用,因此周琅连铁都买不到,就更谈不上装备了。一度寒碜到只能用削尖了的竹竿作为武器,当真是斩木为兵了。

  直到陈周全先后两次被清军打败,开始派人来请求周琅留下的时候,周琅的境况才开始变好。下埤头街一直就是凤山县谷仓所在地,这里的存粮根本不用愁,因此陈周全在粮食上一直都很大方,给周琅送来了很多粮食,这次为了让周琅不走,他直接送来了足够吃三个月的粮食。而且连周琅要求的武器也不吝啬,步枪、大炮这些陈周全也没有,但长矛他手里多的是,直接送来了一千根长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