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节 后大航海时代(1/5)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随着战争的结束,世界仿佛走入了新的时代。

  有些人认为战争对经济有促进作用,表面上看确实如此,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都迅速进入一个长期的告诉增长阶段。

  但这可能只是一个假象,所谓经济的增长,无非是生产力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而生产扩大和效率提高,在工业时代主要依赖的是三个要素,一个是劳动力的增加,一个是技术的提高,另一个是管理水平的提高。

  可一战、二战这种战争,并不会增加劳动力,恰恰相反会大大减少劳动力供应。主要依靠的只能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而劳动力的减少,也加大了大家对机器的使用,对技术提高有客观需求。

  战争中各国也会投入大量资金研究军事技术,军事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又会大大提高技术水平,战争期间大量军饷丰厚的军人复员,他们积攒了数年的军饷转为蓬勃的消费能力,迅速提高市场规模。

  这些似乎都很有道理,但很可能这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本质。

  周琅以前也相信战争促进经济的说法,可自己亲身经历了这场漫长的大规模战争,以及从战争中的大量数据中分析得出了一个不同的结论。

  他发现,在战争中,中国的民用生产虽然没有大幅度萎缩,但也没有保持之前的增长势头,几乎维持了原状。从社会角度来说,战争中财富大量用于军事,自然削减了资源向民用部门投入,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战争中,国家发行了大量债券,这些债券从金融市场上大量吸纳资金,导致民间工商业组织获得资金的成本提高,于是民用经济的投资大规模削减。

  战争期间,民用经济停滞,工厂要么萎缩,要么保持原状,少有采用新技术扩大规模的,也少有投资新工厂的。

  这意味着民间技术停滞了四年,而这四年中,在战争的推动下,军事工业相关的机械制造业却飞速发展起来,战争中他们提供军火物资,战后转为民用,大量生产机器设备,同时国家开始偿还战争负债,也不再从经济体中抽走资金,民间经济一方面开始更容易得到资本,另一方面又更容易得到新技术,经济不发展才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