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节 大时代的小人物(1)(1/4)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中国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大时代,而且这个大时代是由他们推动的。

  但海军推动的技术竞赛,迅速开始在中国舆论界产生了影响,中国人比任何时候都开始关心技术,以前普通人以为那是匠人的事情,现在在海军的宣传下,他们知道技术会影响到国家兴亡。

  工业革命已经爆发四十年后,这个国家才开始兴起技术热潮,不得不说传统思想有时候真的是新时代的一种桎梏。

  英国人不存在这些问题,他们的机械师更加优秀,思想交流更加活跃,但中国的机械师数量更多,对手艺更有耐心,在技术竞赛中,双方又互派间谍,让技术水平一直拉不开。

  英美民族跟东亚民族在技术创新上的区别,在这个时代就已经开始清晰的区别开来。

  英国人热衷于创造新技术,中国人在新技术的基础上耐心的进行改进,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后世的专家们都说不清楚,总之应该是跟传统的文化和教育都分不开。但两种创新谁的贡献大,也许是开创性的贡献更大一些,但没有东亚民族这种匠人式的改进,许多原创技术就不会变现成为财富。就好比后世的日本,大量引进欧美原创技术,然后通过日本人的手变成畅销世界的产品。液晶技术是美国人发明的,液晶电视是日本人发明的,这种基于新技术的应用创新,是东亚民族的特色。

  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战后重建,用了一百年时间,形成了这种创新模式;中国也经历了清末民国的工业发展,最后在改革开放之后数十年间才慢慢形成了这种模式。

  周琅推动工业革命才几十年,也无法改变这种传统的文化带来的影响,无法彻底激发国人的创造力,也就在原创上,始终无法超越这个时代的佼佼者英国。

  当然随着专利法等鼓励创新制度的建立,中国人的创造能力还是在变强的,只是在原创上的积累还无法获得成果,但改进型的创新能力已经培养出来。除了在欧洲新技术上进行改进之外,其实更大的技术改进,是在本国固有的传统技术上的革新。通过技术革新,让传统技术跟蒸汽动力结合起来,这是目前最流行的创新方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