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节 远交近攻原则(1)(1/5)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周琅帮助斯佩兰斯基稳定俄国是真心的,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俄国的混乱局面对中国没有好处,大量难民逃往中国领地(新割地),俄国如果崩溃,只能被欧洲国家瓜分,对中国更没有好处。

  但周琅却从来没有真心想过要帮俄国变得强大,老百姓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放在政治层面,防人之心永远是第一位的,害人之心吗,也一定要有,至少在这个列国纷争的时代是如此。

  所有人都在玩一种叫做零和的游戏,别人有了,你就没有,你之所得必是人之所失。

  周琅确实没想到,在国内劳动力缺乏,饥荒遍地,君相不和,所有政治上能出现的不利局面都存在的情况下,斯佩兰斯基却仅用了三五年时间,就将俄国稳定了下来。

  不知道是斯佩兰斯基的能力出色,还是俄国人的忍耐力惊人,或者是两者相结合,造成了这个局面。

  饥荒、战争、内战,至少造成了五百万俄国人的丧生,尽管五年来快速恢复,但总人口从4000万不可避免的下降到了3600万人。但这却没有影响一个新生俄国的实力,因为战争中虽然死亡了六七十万青壮年,可饥荒和内战中死亡的,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尽管残酷,但在社会经济中来说,这些人口确实是负担,他们创造的收益无法支撑他们生存的成本。

  斯佩兰斯基能成功的另一个重大因素,可能是有上百万俄国軍队,尤其是大多数俄国贵族都没有被释放,在中国做着苦工,斯佩兰斯基的改革中,没有一个强大的权贵阶层阻挠,残余贵族基本上都是那些常年生活在城市里的宫廷贵族,根植在乡村的中小贵族,大多都因为服役,而被俘。

  没有反对者,这大概是他的改革,跟后世所有俄国改革家相比最大的优势。

  另外周琅确实没想到,斯佩兰斯基创造性的用武装富农的办法,在乡村社会中,为他培养了一个支持阶层。农村的财富迅速向富农手中集中,资产在这些人的手里,比过去在贵族地主手中,比在封建长老手中,更有效率,这两年俄国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产量连年提高,也算是这种以富农为主的私有化的效率体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