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节 一场未遂的内战(1/5)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沙皇之所以支持贵族返回农村,是因为随着沙皇控制了俄国争取,许多流亡在国外的大贵族都回到了俄国。

  他们回来了,但他们的财产却被斯佩兰斯基分给了农奴,他们的权力被斯佩兰斯基废除了。但这些人更接近沙皇,他们天天游走在沙皇的宫廷之中。

  沙皇这段时间也是动作连连,他在让自己的老师茹科夫斯基稳定内阁的同时,却在中高层动作不断,撤换了彼得堡、莫斯科等重要省区的高官,沙皇有这个权力,因为俄语语境中,高官的概念是省督,监督的意思,是沙皇派往地方行使权力的官员。从这一点的意义上看,他跟英国女王派到印度的总督,俄国沙皇派到波兰王国的总督是一样的。

  这些代表沙皇赶往地方任职总督的,正是一个个过去的大贵族,他们并非没有行政经验,恰恰相反,他们在沙皇时代都是大官僚。俄国的文官在过去也主要是贵族组成,而且许多是军事贵族,退役后直接进入文职工作。所以在可以允许贵族退役之后,越是家族背景深厚,能为自己在政府中谋取到职务的军官越是容易退役。那些底层军官的服役期并没有缩短,甚至有所延长,因为他们退役后,找不到事情可做。

  撤换了重要地方的总督之后,沙皇大概觉得自己基本上控制了俄国的政权,加上这些贵族的奉承,以及外国领事的拉拢,让沙皇的心态有些改变,变得不那么小心谨慎了。

  但更重要的是,就在俾斯麦在乌拉尔地区考察期间,沙皇头顶上最大的阴影,斯佩兰斯基在彼得堡皇村病逝了,他的死众说纷纭,有的说是病死的,有的说是遭人毒死的。

  反正不管怎么死的,沙皇都说不清楚,因为有人愿意相信斯佩兰斯基这种人的死,肯定不可能正常。

  权臣一死,沙皇更加无所忌惮,由于政府机关中充斥着斯佩兰斯基留下的官员,让沙皇始终不放心,他更信任那些贵族,可贵族们告诉沙皇,没有土地和财产的贵族算什么贵族。

  而且他们举出各种例子,世界各地废除农奴制,就没有俄国这么残酷的,完全依靠剥削社会良知的贵族来改革农奴制,普鲁士改革农奴制,属于贵族的领地都是需要农奴赎买的,英国更是直接把份地交给贵族,把农奴赶到城里做苦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