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节 寻找战略契机(2/4)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满清帝国基本上不太可能跟中国为敌,这是西方外交界的共识。但这个国家中,确实有一大批始终坚持希望回归中国的顶层人物。不是那些从蒙古地区迁徙到在这里的满蒙权贵,恰恰是一批汉化的官僚,他们逐鹿中原的心思随着国力增强而越来越炙热。

  满清的汉人官僚,最早是从伊犁地区跟着嘉庆迁移过来的,后来跟各种民族融合,还不断从中国拉拢失意的读书人,在中亚地区比中国平均资源多得多的情况下,汉八旗人口的增长速度比信仰喇嘛教的蒙古人高了太多,已经成为满清越来越倚重的族群。

  尤其是两次占据波斯高原和两河流域两块农耕区域之后,汉八旗的人口膨胀极快,目前已经开始占到满清三千万人口中的一半。并且继续呈现出既比他们地位高的满蒙八旗,也比他们地位低的回部八旗更高的增长速度。

  人口增加以及对其他民族的人口兼并和融合下,满清帝国在强权统治下正在逐渐出现一个主体民族,而这个主体民族总有一种回归心态。这种心态是不是会促使满清帝国跟中国开战,俾斯麦不清楚,但短时间内他看不到满清帝国拥有能跟中国开战的力量。

  因为俾斯麦知道这个国家多次战争的结果,判断出他们的战斗力大概跟意大利軍队的水平相当,也就是欧洲二流水准,稍强于奥斯曼帝国軍队,稍弱于奥地利帝国軍队。依托八旗体系的高动员能力,这些年一直能够组织欧洲国家对其进行侵略和渗透。但跟中国竞争,则没有任何希望。

  俾斯麦还在黑海地区跟一些来自满清的商人交谈,交谈中他发现,这个帝国的腐朽速度正在加快,他们开始失去了困居荒凉的中亚草原时候恢复的野性和勇气。整个帝国上层在用特权拼命搜刮财富,就如同他们的祖先入关之后,迅速寄生在庞大的汉人身上腐化一样。

  他们在夺取了波斯之后,就开始了这样的腐化进城。吞并了大量的波斯人之后,嘉庆开始放开民间商业。波斯人和一些汉人开始转化为商人,但嘉庆时期的商人都还是小商人。

  道光之后,迅速开始形成一大批特权商人。汉八旗中的商业势力,开始复制国内的特权商业模式,他们依靠波斯湾靠海的特性,开始成为垄断性的盐商;利用垄断中亚地区的草原部落交易,成长期了大量类似晋商皇商那样的角色。在商业领域一直打压、排挤波斯人,将波斯人挤压的只能在小商业中生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