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战场是軍队的舞台,是舞台就会有观众。
拿破仑战争早期,甚至当战争爆发的时候,战场附近的居民甚至会兴致高昂的乘坐马车感到附近,在山头上悠闲的铺上地毯,摆上午餐,边野餐边用望远镜观看战斗的景致。
那时候,欧洲人的观念还停留在王朝战争时期,认为战争不过是领主之间争夺领土的战争,这观点跟中国人以为战争是皇帝争天下的游戏一样,所以鴉片战争时期,才有大量中国百姓追着英国人的军舰在珠江岸边跑,看他们跟清军之间的战斗。
直到欧洲人发现大炮的火力已经进化到可以波及到观众的时候,在被火炮无差别的多次洗礼之后,他们才开始明白,战争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领主游戏了,战争中的温情已经不在,战争回归到了杀戮的本质上。之后别说围观战斗了,听闻敌军过来,逃命才是首要。
但战场这个舞台外,依然一直有观众在围观,这些不避危险的观众,当然不是普通的民众,他们都是职业的军官,各国的驻地武官,或者叫战地观察员,西方人就是通过观摩的方式,始终让本国的军事跟上最近发生的战争。
中国也向战场派遣了观察员,从新罗港就近派往克里米亚半岛,驻奥地利武官前往多瑙河战场观战,普鲁士武官前往华沙战场观战,当然驻俄的武官,也会在另一面来观察战争,最后写出他们的实地考察报告,让自己的国家能够对这些战争中的国家有充足的认识。
这些观察是有一些风险的,但一般情况下,风险并不大,否则这项制度也不会延续下来,成为欧洲重要的军事文化现象。
一般情况下,观察员都位于战场后方,最多能通过望远镜观察战斗。
从此也不例外,但所有人都很震惊,战斗的方式没有改变,还是以野战为主,双方排开步兵阵形,步炮骑兵相互协作,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战斗方式,让人震惊的是,双方的伤亡率。
双方野战部队,按照以前的方式,甚至就是十年前也在流行的线列方式,双方列阵齐步走到相聚两三百米的位置,然后开始第一轮射击,继续装填设计,最后到二三十米的时候,发起刺刀冲锋。
这个经典的步兵战术,被中国人称为排队枪毙战术,因为中国人从没有经历过这个战术时代,因此认为这个战术很傻,甚至早年周琅手下的军官也认为欧洲人的战法很傻,但经过各种实践之后,发现还是这个战术最有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