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两艘法国船的情况也不是太好,船龄倒是不长,但法国船的特点是耐用性不如英国船,法国船普遍比英国船要轻,吃水要浅,在同样大小,载重量相同的情况下,法国船比英国船用料要少很多。这并不是技术不行,而是不同的造船理念造成的。
英国人造一艘船,从采伐木料阴干开始,往往需要十多年时间,英国人常常夸耀百年海军,并不是说训练一只海军官兵需要一百年,光是从硬件上,就真的需要这么长时间。可一旦英国的军舰打造好之后,可以使用很长时间,五六十年都是正常的,甚至用上百年的都不稀奇。而法国船能用二三十年的都很少见。
但这并不是说法国人非主流,事实上法国人这种做法才是主流,之前的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的船只建造的也都没有英国船厚重,尤其是荷兰人的船,颠峰时期他们有上万艘商船,显然不可能耐心用十几年建造一艘船。甚至荷兰人连火炮都不装,这让他们的船装的更多,吃水浅跑的更快,运费就只有英国的几分之一了,结果欧洲商人都更愿意让荷兰人帮他们进行运输,逼的英国最后不得不推出航海法令,规定英国跟殖民地之间的贸易只能用英国船。
这两艘法国船也带有荷兰的特点,吃水浅,跑得快,不过却是有固定炮位的,可以安装火炮,五百吨那艘可以装十五门火炮,八百吨那艘可以装二十五门,都是正规的主力火炮,这些都附和周琅跟康华利达成的协议,可是太巧合了,不由让他感觉到康华利是早有准备。
两艘船还得进行认真的维修后才能出海,另外火炮还得让东印度公司提供,这些都需要时间,三个月之内都不能出海。
经过这一番努力耽搁,已经到了1793年初,按照目前的进度,4月底能够出海,最快也得三个月才能到达中国,但这只是不懂航海的人的想象,事实上还得等待风期,能够在9月抵达中国,就已经很快了。
英国人的中国热在这几个月中继续高烧不退,并在2月份达到了最顶端,因为去年九月就从英国出发的马嘎尔尼使团抵达了印度,东印度公司为马嘎尔尼一行举办了盛大的欢迎宴会。
周琅依然无法出现在这种层次的宴会上,可是他的合伙人亨利皮特可以出席,短短半年时间,亨利皮特就已经升职了,不再是小部门的官员,而是调到了一个东方特别处,专门负责跟中国之间的贸易,显然他高升了,也许正是因为跟周琅组建中国东印度公司有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