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火热的铁山镇(2/5)

  【风起南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位于十字大街两侧的地皮都更贵一些,一户动辄要四五十块银币,规定必须盖成两层,楼上下木质和石质均可。

  至于其他的居住区街道,要求就低的多,只要盖成平房即可。

  根据位置不同,一户人家的地契需12~20银币之间,位置好一点,大一点的就贵一些,偏僻一点的就便宜一些。

  工人家庭需要花钱购买地皮建屋,而军人家庭则可以免费获得,这是尤其让人羡慕的一项福利。

  冯国辉抵达的时候,铁山镇方圆两三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都是一片火热的建设场景。

  家家户户只要能动手的齐上阵,就连几岁的小孩子都在干力所能及的活,数千人在不辞辛劳的建设家园,处处都在涌动着建设热潮。

  大部分人建造的是木屋,也有一部分直接建造的是砖石房屋,占比竟然达到了13左右,可见很多华人家庭颇具实力。

  在工厂没有正式运转起来以前,这些先期迁徙到铁山小镇的华人移民,可以通过为其他人打工,积攒一些口粮和资本。

  ();()南洋钱庄也在十字大街设立了起来,这些招工的家庭可以凭借钢铁厂工人身份,在南洋钱庄借到一笔不超过60银币的款项,优惠利率6。5%。

  超过部分,利率则达到了11%。

  60银币看起来不少,可用于购买房契地皮和木材等主要建筑材料后,基本上就所剩无几了。

  华裔移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宗族和乡党为联系纽带,组成一个个小建筑队帮助其他人建房,所得的是一个“记工条”的东西。

  比如说我为这户人家建房做了五天工,不需要给工钱,那么就得到5天的记工条。

  等到我家建房时,一个壮劳力干一天算一个工,这户人家需要偿还5天的工,记工条也可以拿到市场上换钱。

  一般来说

  一个普通的男性壮劳力只要干上一个半月,就能攒齐为自家建设房屋的“记工条”。

  在建房的木材准备就绪后,五六个伙计帮着一起动手,一周左右的时间,木屋大体也就建成了。

  剩下的,就是一些琐碎雕琢的活计。

  如今的铁山正在大力建设中,除了十字大街铺上了漂亮的石板外,其他的都是土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