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鼎佳收购完成,光刻机的谋划(2/4)

  【年近三十,科技立业】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那行!”纪弘交代道:“明天我就回河州了,产线这边,你好好利用起这一套AI系统,接着对产线调优,争取快速的提高良率和产能,这非常关键。”

  “明白!”

  ……

  “纪总,这边的收购已经完成了。”回河州的高铁上接到陈继业的电话,是收购鼎佳微电子的消息。

  “直接以此为基础,建设一个光刻机的生产基地。”纪弘做出了下一步的安排。

  “零部件供应这一块儿怎么处理?”陈继业早就猜到了纪弘要做什么,这些天除了收购鼎佳,也在了解行业的一些情况。

  “能采购的直接采购,不能采购的列出原因,清单给我。”光刻机的主要硬件零部件主要是三大系统,光源、镜头和工作台掩膜台。

  在28nm这个级别,这些技术都已经被各企业或者高校、研究所攻克了的,采购应该不成问题。

  而其他的东西,诸如自动对准系统、调教调平测量系统、掩膜和硅片的传输系统、环境与微控制系统,包括整机的灵魂和大脑整机操作系统,等等这些,只要硬件到位了,都不是问题。

  别忘了,卷耳智能科技的本行:AI!

  事实上,纪弘这些天在华为让出的这条产线上,进行的系统重构就已经涉及到了这所有的内容。

  所以,系统方面完全不需要担心。

  当然,卷耳智能科技既然出手了,28nm肯定不会是终点。

  组装这个级别的光刻机,那就是试试水,顺便锻炼一下团队。纪弘的最终目标肯定是EUV。

  纪弘不清楚EUV的三大件和若干小件,国内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进展,但他的思路很简单,那就是:关门,放AI!

  简单来说就是,哪个零部件还满足不了EUV光刻机的需求,那就给哪个零部件的研究机构训练一个工业AI专门去发现问题去提升。

  比如:高端镜头无法满足需求,是外观的精准度和精度不够?还是内部质量和光学指标不满足需求?

  那就针对性的去改良和优化机械加工和光学加工工艺。

  哪怕是不断的调整各种产线的参数,通过AI计算筛选出最优选择,都是一个极佳的方法。

  其他各种零部件,其实大同小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