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数据是朝廷的另一只耳目!(求订阅)(5/6)

  【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他已经看过了夏之白呈上的奏疏,其实并没有太放在心上,但经过夏之白这么一说,才赫然惊觉,这小小的账簿上,竟能包含着这么多的信息。

  甚至

  可作为朝廷监管天下之耳目。

  朱标心神一凝。

  暗暗将这个想法记下。

  准备等闲暇时,召集一些大臣,商议一下可行否。

  夏之白一脸肃然,继续道:“盐只是一个方面,涉及民生的,朝廷其实都该有通盘的了解,但如今的大明,朝廷只单一的控制了产出,却对贩售情况毫不知情,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监督真空。”

  “除此之外。”

  “便是道路,亦或是驿站。”

  “大明的驿站,利用情况太低了。”

  “除了军事使用,还有传递官府令书,基本不做任何民用。”

  “这同样并不可取。”

  “这其实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驿站,占据着天下最好的道路,也为天下流通的枢纽,但只发挥了极小的道路枢纽作用,若是将部分驿站转化为‘商用’,对天下将会是巨大的提升。”

  “对朝廷也会是极大的助力。”

  “最简单的。”

  “便是会促进商业繁荣。”

  “而驿站为朝廷管控,朝廷可发行如‘盐引’一般的‘票引’,继而从中牟取利润,再则,通过统计各地的商品往来,了解各个地区的货运情况、多寡、去向等等,继而对天下经济情况有个大体掌握。”

  “至少对税收能有个大体的预估。”

  “避免地方偷税漏税。”

  “而且商品往来越繁荣,哪也意味着,那一区域最发达。”

  “朝廷便可借机窥探到地方的大致情况,若是朝廷从这些地区获得的税收很低,那基本可以认定存在着官商勾结,亦或者是地方偷税漏税严重,朝廷便可借机彻查,亦或者一些官员上书,称地方大治,但往来经济却不发达,便同样也意味着,这些官员在说谎,在虚报瞒报,夸大实情。”

  “商业往来上的数据。”

  “并不是单纯的一个数字,若结合当地的情况去看。”

  “那便是最基础的民生资料。”

  “然而陛下从头到尾都忽视,乃至是无视了,甚至想要彻底摧毁掉这些数据,让朝廷自断一只耳目,但若是没有了其他探知地方实情的渠道,朝廷想知道地方的实际情况,除了派官员暗访或派人明查,就只能依据地方官员自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