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殊不知小人才是天下多数。”
“而世上的经营,遂当以多数为标准。”
“然如今的天下学问已严重脱离了国计民生,士大夫的能力,根本比不上他们所鄙视的小人与夷狄。”
“形式大于意义,形式也大于内容。”
“如今的士人,真正治理的官吏,已经严重脱离实际,生活也脱离百姓,这两个‘脱离’,注定会造成天下社会上下脱节,而这种脱节由来已久,过往的‘士农工商’阶层,在这种脱节下,已然瓦解了。”
“华夏开化最早,文明悠久,宋代以降。”
“随着东汉印刷术的出现,天下读书识字的难度,大幅降低,读书人成堆。”
“但头脑发达伴随着的是动手能力的下降,知性的发展,也同时伴随着情感与意志的退化,在意志力方面,从汉代开始,中原的士大夫在一步步的退化,到了宋代时,已不如夷狄了。”
“经过元代八十九年的统治,如今的士人已不能被称为士人了。”
“他们追求的只是文明的形式。”
“而非实质。”
“舍本逐末的结果,必然是求荣取辱。”
“秦汉门阀,隋唐贵族,这些士大夫还有着主流士人的操守跟坚持,但在元代及当代,天下的士大夫跟过去的门阀贵族相差太远了,他们也没有那个品性被称为士人,只是一群披着士大夫外衣的地主。”
“这群人只能被称为‘士绅’!”
“天下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转变,一来是东汉时出现的造纸印刷术,二来是宋代读书成本的下降,造成大量社会底层的地主,掌握了知识,随着元代暴政,这些掌握知识的地主,因为天下动乱,已大幅跻身于朝堂。”
“宋代以降,士农工商这套阶级论,就已濒临破产。”
“随着元代的粗暴统治,彻底宣布终结。”
“然大明还依旧沿袭着旧制,依旧妄图用过去的办法治理天下,这注定是徒劳无功的,也注定难以将天下治理好。”
“因为天下人的义利观已变。”
“过去支撑‘士农工商’这套阶级论的主要原因是:‘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于利’,如今君子不讲‘义’,一心只有‘利’,反而是这些‘君子’在变着法的让‘小人’去讲‘义’,让小人不要讲‘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