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既是天策,也是唯一!(2/3)

  【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与我等何干?”

  “我等本本分分参考,不曾做半点弄虚作假,也不曾徇私舞弊,名次也是朝堂排出来的,还有错不成?”

  “若是三甲无一名北人,那只说明了一件事,便是北人的确是烂泥扶不上墙,就算朝廷为此做再多改变,依旧改变不了烂的现状。”

  “也彻底证明了北方真的不行。”

  “怎么改都是徒劳。”

  花纶说话的语调很慢,慢条斯理间却带着强烈的攻击性。

  夏之白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北方文脉薄弱非朝夕的事,自元一统天下后,便存在着‘南北道绝,载籍不相通’的情况。

  若再往上论,自安史之乱后,华夏的文化经济就已开始偏倚南方,而北地长久的战乱,也严重的影响了学术在北方的传播跟发展。

  这也是必然的。

  朝夕不保,生计都是大问题的情况下,哪还有精力去研究学问。

  若非还有着江汉赵复等南儒有意的北传理学,北方眼下的文化只会更加衰败。

  朱元璋一统天下之后,明显察觉到了这点。

  故多次颁‘四书五经’给北方,并多次命吏部迁南方学官北上,还特意颁布了南北一致的《大诰》。

  只是效果甚微。

  朱元璋看出南方文化太强,北方久经战乱,文脉不昌,刻意停了科举十年,让北方恢复。

  但夏之白知道,这个所谓恢复太片面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北方经过长期战争破坏,生产水平远低于南方,在这种情况上,就算朝廷给予再多扶持,想在教育跟文化上追赶上南方,也几乎不可能。

  再则。

  明初其实是个南人政权。

  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上,都是以南方为基础的,特别是大多数官僚都出身江南,这些官员无疑会更加注重南地的地方利益。

  朱元璋在一统天下之后,已经在有意压制南人了,但终究还是治标不治本,想真正达到南北均衡,最终还得落在发展北方经济上。

  夏之白深吸口气,肃然道:“我等现已为举人,也几乎都会为大明官员,既为官员,自当以天下为己任。”

  “若是科举往后只有长江以南的南人,而无长江以北的北人,那岂非意味着大明只有半壁江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