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允熥的手段!(2/5)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一是朝廷立即抓紧储备物资,二是调查究竟是哪些商人在囤积居奇,三是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矿石挖掘,以保证供应。”

  他顿了顿,接着开始陈述具体的方案。

  “军队改制和裁撤后,要将各卫所原来储备的粮草,布匹接收过来,建立仓库,进行储藏,而不能任其自由售卖。”

  “否则,若那些物资都被大户买去,事情便麻烦了。”

  朱允熥眉头动了动。

  这一点,他有些疏忽了。

  之前设想的诸多方案,都是货币化的,以给钱为主。

  而对于原来的物资,则任其推向市场。

  主要是他脑海中多少残留着后世的思想,能用货币解决,是最方便快捷的。

  但是却忘了,大明还是物资紧缺的时代。

  说白了,就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东西。

  现在能稳定,纯粹是国库在发挥调节作用。

  那些大户,豪绅,商贾,并不会自发的去稳定市场。

  相反,就算没有税务司的事,他们为了牟利,也会囤积居奇,人为制造短缺,拉高物价。

  因此,重要物资必须要掌握在国家手中,而不是让豪绅,商贾,大户随意囤积。

  不过,此时再改变,会不会太晚了呢?

  “除此之外,朝廷还需要拨发钱银,在各地广修仓库,大量储备物资,以防不测。”

  “再过两个月,就该到了收粮的季节。”

  “这些年,陛下鼓励开垦,大明开垦了不少荒地。”

  “去年冬天,工部尚书严震请旨加固长江大堤,太孙殿下准了,下拨了两百万两银子。”

  “今年已初见成效,长江沿线皆没有发生溃堤淹田之事。”

  “再加上如今大明耕地众多,并不缺粮食。”

  朱允熥轻轻点头。

  这是每个朝代初期都有的好处。

  毕竟,元末明初的战乱死了那么多人,空出了无数的地。

  人口少了,地却没少,粮食当然充足了。

  这一有利因素,也是他开展各项改革的基础保障。

  如果赶上人多地少,粮食远远不够的王朝中晚期,那改革的难度,便会瞬间增加十倍。

  不解决吃饭的问题,很多事情都做不了。

  “朝廷必须赶在秋收之前,将储粮的仓库都修好了。”

  “才不会在秋收的时候,措手不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