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
文官们纷纷进言,你一言,我一语,大有不撤军务处,誓不罢休的架势。
朱允熥却是气定神闲,淡淡道:“自古文武殊途,朕设军务处就是为了让文武官员能更好的各司其职。”
“诸位爱卿若是信不过大明的武将,大可投笔从戎,弃文官而做武将。”
“朕即刻下旨,将其调入军务处麾下的职能部门任职。”
“如此一来,便可管军国大事,不让武将坐大,诸位爱卿有谁愿意啊?”
此言一出,一众文官们顿时你看我,我看你,皆不作声了。
他们是不想让武将掌权,但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从文官转为武将。
相比舒舒服服的做文官,武将是一个很苦很累的活。
领兵出征,是要吃很多苦的。
打仗更是要死人的。
若是以文官身份,去军中节制武将。
那倒是有很多人愿意。
毕竟,那样的话,大体是不用去最前线的。
说是监军督军,其实也就是在后方指手画脚罢了。
战争胜利后,获得战利品,武将们不得不分许多给他们。
退一万步,就算仗打输了。
倚仗朝堂内的文官们相互支持,也多半可以将罪责推到武将身上。
诸如不听自己的建议,桀骜不驯,治兵无方等等。
朝堂内的文官,当然都会帮“自己人”说话。
最后,武将被重重治罪,甚至问罪处斩。
而文官则可能是受一顿训斥,调回朝廷继续任其他官职,或者降职了事。
过了几年,又能起复重用。
若是战争胜利,侥幸立功,那当然主要都是自己的功劳。
朝廷里主事的文官,从兵部到吏部,都会向着文官,将他功劳添加得大一些。
将武将的功劳减掉一部分。
就算皇帝发现了,也可以理直气壮的说,他们是为了防止武将持功自傲,领兵自重……
有文官集团帮衬,督师武将便是一件低风险,高回报的事。
可一旦转为武职,从此便不再是文官集团的“自己人”。
作不了威,作不了福,出了事也无人给自己“背锅”。
就更别说在世人眼中,除了少数封为公侯的大将之外,将领都是野蛮人,天生便低懂圣人之道的文官一等。
他们又哪里愿意自贬身份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