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奴隶贸易的起源!恶贯满盈,全部拿下!(1/8)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勃固。

  流金河。

  放眼望去,河岸两侧尽是衣衫褴褛的人群。

  他们身形佝偻,每一个人都弯着腰,吃力地挥舞着锄头,在炎炎烈日的炙烤下,正专注地“挖矿”。

  他们所挖掘的,是一种珍贵的玉石——翡翠!

  这一带早在西元十三世纪时,就已发现了翡翠的踪迹。

  然而,长久以来却一直未曾得到大规模的开发。

  在中原王朝,士大夫们向来更钟情于温润内敛的和田玉,绚丽多彩且明亮通透的翡翠,因为此前未曾发现,没有历史文化传承和底蕴,因而不怎么得到士大夫的青睐。

  由于士大夫把持着话语权,也因此掌握了整个中原王朝的流行文化方向。

  在真实的历史上,翡翠在明朝虽然也有部分士大夫和商人使用,但始终不是特别火。

  一直到清朝时期,因为入主中原的满族统治者,对和田玉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了解有限,没有先入为主的感情,相比之下,他们更喜爱视觉上更为明艳动人的翡翠。

  于是,在清朝皇室的引领与推动下,社会上掀起了追捧翡翠的热潮。

  然而,朱允熥的出现,却直接改变了这一历史进程。

  由于大明朝廷推行鼓励商贸的政策,倡导人人皆可经商,摒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国策。

  那些迅速积累起财富的商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极具“格调”的装饰品,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财富与身份地位。

  就这样,晶莹剔透的翡翠,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在大明境内,一件由高品质翡翠精心打造的玉器饰品,其价格已经被炒到了近乎天文数字的地步。

  而翡翠的主要产地,恰恰集中在勃固王朝境内。

  也是大明的开放国门,鼓励出海政策,才让大量翡翠流入,引发热潮。

  商人,向来都是追逐利益的,且商业嗅觉极为灵敏。

  当得知在这里挖掘翡翠原石能够获取暴利,商人们自然是蜂拥而至。

  但是,要从数不清的河床泥土和石头中,精准地挑选出翡翠原石,谈何容易?

  仅凭一个人的力量,即便累死累活,一天下来也挖不了多少。

  很快,商人们便想到,此事得雇人来干。

  然而,正常雇人却面临着诸多棘手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