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绣衣御史(2/6)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但也止步于此了,齐王最大的对手——太子宫,卜式多次尝试触碰,全都无功而返。

  此刻又见太子声威大涨,他岂能不急?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父亲,储君一事急不得。”卜梁替父亲斟上一杯茶,缓缓道。

  他心性年轻些,遭遇挫败反而比自己父亲更乐观些,也可以说是——

  少敬畏,多野心!

  “来日方长,一步步谋划,总能水滴石穿。”

  听到次子这话,卜式心中颓然稍减,回想起先前宣室殿内的情形,神情慢慢郑重几分。

  “吾儿说的是,急不得,有些事慢慢来。”

  “科举已经定制,将来两年一次,下次……”他看向自己次子,“你温一温科举所考经义,下一次也参加吧。”

  卜梁疑声道:“父亲不是说还需观望吗?”

  “局势明朗了。”

  卜式摇头,到现在这个程度,足以让他下注了,不止是卜家,朝堂很多大员之后估计也会跟进。

  朝廷第一次开科取士里,寒士占绝大多数,登科录取的进士也多是寒家子出身。

  但这并不意味着是皇帝操纵的黑幕太大,至少光禄寺在初考第一遍评卷时,是严格按照才学来评的。

  之所以寒门进士多,究其根本,是参加第一次科举的寒门子弟基数大!

  换言之。

  参考的名门子弟,很少。

  刘德能来,是宗室按照皇帝的意思,在捧场;东方敬会去,是他父亲东方朔要求的,同样是捧场。

  由太子献策,朝廷推动的第一次开科取士中,像刘德、东方敬此类考生,有,但不多。

  走科举,与走察举、征辟的道路不一样,又是第一次,前途很不明朗。

  即便是东方朔,不也只派了次子参加?

  大汉公卿之家,二千石、千石之家,他们族中后辈入仕的途径很多,对其而言,没必要跟一群泥腿子争条不安稳的路。

  再者。

  放到卜式个人身上,他也不愿意让自家子弟去给太子捧场……

  但此一时彼一时。

  赵过、刘德等人的优厚待遇一出,科举选士不明朗的前途,现在明朗了,卜式不介意让自己次子试一试。

  “研墨吧。”

  父子两人交谈一阵,卜式揽袖提笔,卜梁也不问父亲要做什么,应声研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