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晴雯,晴雯!没有你我可怎么活啊(2/7)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现如今证据确凿,而钱仕渊,甄应嘉等人,竟然还要在堂上翻供斡旋,看来还是朝中或是其他的靠山又有了新消息,给了他们新的指示。

  所有的罪名串联在一起,已经足够这些人抄家灭族了。

  然而更有甚者,赵德庸竟然有通倭的嫌疑,陈矩更是上书请求调集战舰,往江浙支援火力。

  在两年前,京中捐输之时,隆祐帝是下令仿造西洋船只造了几艘战船出来,可目前还在港口停泊,未曾使用过。

  而眼下,倭寇进犯江南迫在眉睫,好似也不能计较得失,只能信任岳凌的判断了。

  至于军费,粮饷,目前捉襟见肘的国库,又让隆祐帝的眉头皱了起来。

  最快最有效的办法,隆祐帝一念之间想到了两个。

  其一,便是将这些罪臣尽数抄家,所得的钱财全部交给岳凌抗倭。

  其二,便是让富甲天下的扬州盐商捐输粮饷,支援前线。

  只是其中第一条,因为孙太后的左右,隆祐帝一时也有些难以下定决心。

  毕竟大昌是以孝治国,才有破冰的母子关系,再因为这一件事而导致无法复合,真不算一件好事。

  如今正在动荡的时候,若是后宫还不安宁,实在令隆祐帝心力交瘁。

  看完了岳凌的奏报,隆祐帝又随手拿起了赵德庸之前的奏报,当下才意识到,赵德庸所谓和东瀛商人达成的交易,这不就是在通倭吗?

  他难道真是为了国库之难,才要将丝绸卖给倭人?

  对于贸易,隆祐帝并不是一无所知。

  他武将出身,除了最精通打仗之外,还要最在意粮草兵马等事,物资充盈是打胜仗的前提。

  官兵若是都不满饷,怎么让他们发挥应有的战力。

  话说回来,与大昌贸易的不只有倭人一家,而倭人出价也并不高,还因为数目过多大昌这边让了些许利润。

  若是一般的商业行为,这倒是很容易理解。

  但眼下,简直是让赵德庸通倭之事坐实了。

  损国家之利,成一己之私,是隆祐帝绝对无法容忍之事,而就是这样的事,放任这些蛀虫管理江南,以后定然还会再有。

  隆祐帝登时下定了决心,唤来秉笔太监,书下诏书。

  “拟诏,让岳凌将罪臣尽数押解入京,金陵锦衣卫所,查抄各处家门,所获钱财,尽数充为江浙防倭的饷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