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来了?先跪着吧(1/3)

  【雍正王朝,但我是康熙】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老十四话说得露骨,四个王爷面面相觑,想反驳,又觉得确实是这么个意思。当下陷入沉默,都不言语,既没应承,也没反对,算是默认了。

  见四位王爷不说话了,老十四转头对老十三笑道:“十三哥以为如何?”

  老十三怔了一下,摇摇头道:“几位王爷若是这样的意见,我们要请示皇阿玛。”

  老十四双手一摊,对四位王爷道:“那就只能到先议到这儿了。几位王爷请回吧,等得了皇阿玛的旨意,咱们再议。”

  送走其他人,老十三向老十四问道;“那这回咱们联名向皇阿玛奏报?”

  老十四笑道:“可以啊,十三哥你来拟折子,我跟着具名。”

  当夜,三个亲兵,一人带着两人联名写给康熙的密折,另外两人各带着老十三和老十四分别写给康熙的密折,骑快马先后疾驰出密云大营,直奔京城而去。

  康熙拿到这两个儿子的三封信,哭笑不得。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老十三跟着老十四,这黑化的速度有点太快了。

  他没理会联名的折子,在老十三和老十四分别署名的折子上,用朱笔认真的写上一模一样的话:“朕知道了。”

  想了想,还是又加上一句:“东北之事,无需再议。朝会在即,务必与四位旗主按时返京。”

  然后把折子封在匣子里,让图里琛派侍卫送还两人。

  康熙穿越之前,一直纳闷,为啥清朝皇帝奏折废话那么多,屁大点事都要上奏,皇帝也有耐心,废话也批。穿越过来后,他终于明白了,这都是清朝皇帝自找的。

  清初沿袭明制,给皇帝上奏章分两种,题本和奏本。题本说公事,奏本说私事。这两种奏章的往来批复都需经过内阁,内阁接到奏章后,拟出初步处理意见,供皇帝参考,也就是票拟。然后皇帝再做朱批决定。

  按照这种流程,所有的奏章往来都是公开的。那大臣上奏的时候就得考虑到,我奏章里面的所有内容,都是要被公开审定处理的,所以有忌惮在里面。

  到了清朝,从老康熙开始,在传统的题本和奏本之外,创立了第三种奏事制度,就是“密折制度”。密折不走传统流程,直接送到皇帝手中,主打一个扁平化,单线联系。皇帝看完密折,直接在上面批复,批复完再送回给奏事者本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