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但我是康熙】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康熙本以为自己还要再点几句,没想到大清还真有官员对老爱家掏心掏肺、死心塌地,看来当皇帝当成崇祯那样,也是不容易。
康熙笑的眼睛都快眯成缝儿了:“哎呀!朕实无此心啊!藻如(王掞的字),你是太子的老师,朕怎么能要儿子老师的钱!收回去!收回去!”
百官听康熙这意思,明白了,纷纷喊道:“臣也愿认捐”“臣也愿为皇上出力”。嘴上喊得响亮,心里却嘟囔着:皇上您以后还是少体察百官之苦吧,这养廉银还没到手,又要掏出去一笔钱。
康熙对胤礽说:“太子啊!这些官员的捐款就由你负责收齐。捐了多少,你可千万要记好喽,这都是你未来的肱股之臣啊!”
得!百官眼前一黑,太子这么小心眼,又是他老师带头认捐,捐少了就等着他记仇,登基后给穿小鞋吧。
太子被上下夹击,咬碎了牙,从嘴里蹦出一句:“儿臣遵旨。”
殿内外百官开始交头接耳,“你捐多少?”“你别光问我啊,咱们侍郎肯定不能比尚书多”“就是,有爵位的肯定要比没爵位的多”“看老王掞捐多少”……
看着下面乱哄哄的,康熙一使眼色,李德全高声喊道:“肃静!”殿内的几十个小太监也一起跟着喊,“肃静!”之声回荡在乾清宫内外。
百官立刻噤言,恢复安静。
康熙接着开口道:“说完这百官之仁,朕再说说这百姓之仁。摊丁入亩,源于户籍之弊。朕不忍百姓受此苦弊,遂有此心。然细思这户籍之弊,又岂止编审一端。”
“设立户籍,本为定民心,正风俗。可这贱籍,却禁止百姓向善。如山西之乐户,浙江之惰民。前明张士诚、陈友谅部将旧臣及永乐靖难黜落建文旧臣,皆为贱民。数百年来已繁衍百万之众。”
“此前种种,皆为过往。既推行新政,当铲除积弊,焕然与天下更始。朕有意为普天下贱民一律脱籍,耕读渔樵与庶民同,使为良民,所以励廉耻而广风化,诸臣工以为如何?”
满洲大臣自然无所谓。而那些名宦名儒出身的汉臣,却打心底里不赞同,“耕读渔樵与庶民同”,那么王八戏子吹鼓手也就可能入仕做官。
张廷玉作为汉臣之首,当此礼教之事,义不容辞,出列奏道:“皇上仁心通天,这实在是善政。贱民水深火热犹如覆盆之暗,一旦拔脱得见天日,无不感佩五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