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一批棉兰老开拓团(1/4)

  【南洋风云1864】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时光匆匆,一个半月时间悄然而过。

  在通州城中度过了热闹而喧嚣的一个春节,元宵节前,郑国辉一行再次来到了崇明岛,这是他返乡省亲第四次踏足这里。

  寒风呼啸,大片枯黄的芦苇草丛中,还能看到残留的落雪。

  这个时节土地冻得邦硬,整个崇明岛上,基本都没有安排什么集体出工的活计,属于冬季蛰伏的状态。

  但是崇明岛上的屯民都没闲着,由各村屯组织起来军训,每天上午训半日,下午休息。

  为了调集屯民的积极性,所有参加军训者,每月可以得一斗棒子面。

  冬季军训持续两个月时间,就是让崇明岛上的男人有事可做,保持较高的军事作战水平。

  一斗棒子面数量虽然不多,但足以让这些胃口大的青壮年多吃上一周饱饭了。

  除了生病,受伤等特殊原因,屯民必须要参加军训,否则会影响屯长,组长能力考评,也影响到自身评价。

  下南洋的事情已经传扬开来了,很多屯民踊跃报名。

  只要对未来生活抱有热切希望的人,都希望能够尽早的加入下南洋的大军中,只要立功就能奖励土地,女人和金银,能够像个人一样堂堂正正的活着。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躲在孤岛上苟延残喘。

  人最怕的是没有希望,崇明岛上的这些屯民非常清楚,若然身份暴露,只有死路一条。

  可怜天下之大,竟无容身之地。

  将军大人主持下南洋的行动,点燃了屯民心中的希望之火,在这个严寒的冬日,军事训练风风火火的开展起来。

  在晒场上,道路边,平整的荒地上,整齐列队训练的屯民们随处可见,他们手上拿着木棍或木刀,训练的有模有样。

  虽然不是真正的武器,但那迎面扑来的凛冽煞气可做不得假。

  岛上的屯民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没有一个是老弱病残,那些老弱病残全都砍掉了脑袋,充做督标营剿匪的军功了。

  郑国辉看了一圈很满意,大大的表彰了一番。

  五叔郑守成却并不开心,因为土城里储存的粮食大幅减少,从两个多月前的8000多石,减少到如今的3700余石,也就能够支撑到三月底的冬季稻收割时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