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上清大洞真经,此间事了(2/6)

  【从大明王朝开始横推诸天】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虽是性命交修的法宝,但司马承祯却无丝毫犹豫,取出含象鉴交予徐行,只笑言道:

  “贫道在青城山,只准备修养三个月,等到时间到了,此镜自会随我而去,届时若一无所得,小友可莫要气馁。”

  如司马承祯这种真仙的法宝,尤其是亲手炼制的本命法宝,已是一生道行、修为之所凝。

  如今的他,已相当于将毕生心血都展现出来,任徐行取用。

  但司马承祯毕竟已驻世近千载,这千载岁月积累下来的底蕴,究竟深厚到何种地步,根本是难以想象。

  区区三月时间,想要尽数通晓,自是远远不够。

  可对上清宗、符箓三宗,乃至整个天下来说,司马承祯这三个月,已是无比宝贵。

  徐行自然也是心知肚明,郑重其事地接过了司马承祯的含象鉴,盘膝而坐,仔细钻研起来。

  此镜外圆法天,内方则地,配坎离于日月,布云气于山川,右则定位于天渊,左则表威于雷电,八卦咸列,四瞑克周,可谓包其道于乾坤,故曰“含象”。

  这几乎已是此界法器的极致,上接星纬七曜、阴阳五行之力,内置连山,以旌五岳,山泽通气,周流为水……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面对何种敌人,“含象鉴”都可找出与之相生相克的对策,给徐行的感觉,正如法用万物的“周流六虚功”。

  不同之处在于,司马承祯当真是从无到有,亲手搭建起了一处包罗万象的小天地,令这种种元气,皆在镜中衍生、变化。

  徐行又仔仔细细地拿“含象鉴”,同自己脑中的“昊天镜”本体做对比,并且吸纳其中独属于此界道门的真意法度。

  “含象鉴”虽是法宝,仍是以符箓为根基,带着浓烈玄门风格。

  在“昊天镜光”映照下,徐行可以清晰看见,在“含象鉴”的形体内部,乃是一片流光溢彩,那些都是充盈其中的元气。

  元气没有具体形状,似是介于有无之间,若是凝聚神意,则可以捕捉到,有一枚枚不断旋动、随生随灭的符箓真种。

  比起徐行最熟悉那种,充满侵蚀性、进攻性,似是具备独立生命的阴蚀魔文,这种符箓可以说是天地之理的某种外化,所谓“气通天真,神运自然”是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