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赞府(5/7)

  【嫡明】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史料记载,《永乐大典》全部运到北京了。正副本、嘉靖抄录本,三套都在北京。

  难道,南京故宫仍然藏了一部分,并没有北运?

  后世有个说法,就是西方文艺复兴的成就,是盗窃了《永乐大典》中的科技成果。

  说是南京故宫其实也有《永乐大典》,只是被西方人一点一点的偷完了。

  朱寅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他不敢说这种猜测一定错,却更难以相信。

  在他看来,就算《永乐大典》和文艺复兴有关系,顶多也只是启发借鉴作用,绝非西方近代科技的渊薮。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永乐大典》非同小可。

  只是,明朝对《永乐大典》的态度是束之高阁,放在宫中落灰、失火。

  并没有利用《永乐大典》中的科技部分。科技部分处于被封禁的状态,无人研究,也无人关心。

  最后明朝君臣自己,也不知科技部分是什么内容。

  朱寅站在原地驻足看了一会儿,两个犯人又从狱神庙中被押解出来。

  他们浑身没有一块好肉,腿也断了,完全是被人架着。

  两双麻木的眼神看了众人一眼,十分瘆人。

  那皂隶道:“说是斩立决,县尊老爷还需最后定谳,犯人还要带到三法司走个过场。”

  “都察院的海大老爷,如今又抱病去了江浦,几日之内都回不来,这个过场还要走好几天,起码要等到海大老爷回来,才能斩立决。”

  海瑞去江浦了,几天都回不来?朱寅不禁一愣。

  那要找到海瑞,还要等好几天啊。

  朱寅点点头,“谢过牌翁解惑了,小子受教。”

  自汉朝以来,都以秋气肃杀合乎天道,定秋后处决犯人。

  赏以春夏,罚以秋冬。

  大明律,斩刑分为斩监候和斩立决。大多数斩刑都是斩监候。

  斩监候很严谨,要经过秋审、朝审、朱勾、复刑复奏等程序。

  而且,在来年秋分之后、立春之前处决。

  是为秋决。

  所谓的秋后问斩,就是斩监候了。斩监候还有一点希望能活下来。

  斩立决就不同了。

  斩立决虽然也有程序要走,但程序简单的多,往往不会等到秋分之后,快则数日,慢则数月就人头落地。

  朱寅跟着众人出了县衙大门,却见附近围了很多人群,都是看犯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