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安家(4/5)

  【嫡明】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同时屡兴大案,故意牵连豪强,很多地方的豪强在国初大案中,灰飞烟灭。

  洪武三十年,户部统计上奏,全国民户,九成以上是小农。

  宋元以来的大豪强、大商人,几乎被清除一空,寥寥无几。

  中国历史上贫富差距最小、也最原子化的社会,终于在明初出现了。

  虽然只维持了几十年,可毕竟是史无前例。

  这些中小地主担任了里长之职,取代元朝的豪强大地主。里长、里老共同管理乡村。

  可是随着科举阶层的崛起,基层权力从里长、里老手转移到了乡绅手里。

  这有什么区别?

  区别很大。

  里长、里老虽然不是朝廷官吏,却是在行使朝廷赋予的职权,属于朝廷管理基层的触手。

  里长、里老掌握基层治理权,就等于是皇权下乡,控制了基层。

  可是如今里长、里老被边缘化,乡中大事都是有科举功名的士绅说了算。

  士绅仗着政治、经济特权,把持了基层治权,操弄乡约制度,作威作福,犹如乡中土皇帝。

  如此一来,又崛起了一批大地主大官僚,彻底架空了朝廷在基层的权力。

  这就是为何晚明有近两亿人口,可户部黄册一直是六千万,和明初人口数量一样的原因。

  大量人口田地,都在大地主大官僚手中。无论是赋税还是劳役,朝廷能动的始终是黄册上的数量。

  里老打开门之后,朱寅等人进去一看,见是一所五间三进的宅子,里面亭台楼阁,景色优美,还有一个半亩大的花园。

  房龄也就是十几年,还没有被白蚁祸害。

  房舍厅堂,也都雕梁画栋,完好无损。

  还有马房,犬舍,鸡棚,水井,花池。

  厢房也有十几间。天井也比较大,并不压抑。

  整个宅院,住上数十人绰绰有余。

  朱寅和宁采薇一看就相中了。

  十分满意。

  只看了一会儿,朱寅就谢过看门的里老,直接离开,回城里签约。

  上午辰时初刻,朱寅等人又到了城中牙行,交了三百六十两白银,正式签订了租赁契约。

  从此,那青桥里的周家别苑,就归朱寅居住了。

  出门的时候,宁采薇小脸红扑扑的,目中满是小星星,低声对朱寅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