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吕布,匡扶汉室】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自袁本初“夺门”成功后,这位四世三公的袁家名门,又重新展露出了其当年拔剑而起,与董卓当堂对峙的豪杰气魄!
逆则天下楷模,并非虚言!
袁绍在冀州本就极有民心,加上此时奋发向上,人皆乐为其所用,一时间竟是硬生生挡住了曹操南下的攻势。
四庭柱之首的颜良亲自统兵,与四庭柱之尾的高览战于南宫县之野。
高览对颜良心中不服久矣,早就想取而代之。因此在对阵之时,进攻的格外“凶猛”。
颜良自然也非浪得虚名,面对曹军的进攻,他胜在一个稳字。
双方反复争夺南宫县,几失几得,战况焦灼,埋骨无数。
而在双方将领在战场上鏖战厮杀的同时,双方的文臣们也未清闲。
曹操一方,由满宠执笔作檄文,痛骂袁氏在冀州擅立天子、作威作福、草菅人命、罔顾法纪、任人唯亲等几十条罪状。桩桩件件,只为贬低袁氏,证明其讨伐袁氏,进攻冀州的合法性。
礼尚往来,有来自然要有往。
袁绍一方,执笔的是当年在洛阳时两人的故友,在何进麾下时即担任笔杆子的陈琳。
作为笔杆子,陈琳无疑是把好手。尤其是做起檄文来,那些骂人的言语简直是文不加点,挥笔立就。
当时袁绍看罢陈琳所书檄文,拍案大呼,痛饮了数坛美酒,畅快至极!
好文足以下酒,痛骂自家仇敌的文章更宜下酒!
只是痛饮过后,引动愁思,袁绍却又伤感起来。
当年他与曹操在洛阳相交之时,谁又能想到,两人之间,会走到今日这步呢?
少年时的好友,终究还是要刀剑相向啊。
有人畅快饮酒,自然便有人痛于头风。
当陈琳的檄文自邺城传来时,曹操头风正在发作。那种痛彻心扉之感,让他恨不得拿利斧将头颅切开。
此时他颇为后悔,当初无论如何,都该设法将华佗留下的。
不过当他开始看这篇陈琳所做的檄文时,他已全没了去寻华佗的心思。
一身冷汗过后,曹操的头风竟是缓解了不少。
“这陈琳当年与孤也算故友,谁想下起笔来竟是如此狠辣,半点情面也不肯留!”曹操将檄文看过数遍,慨叹连连,“不过这陈琳的文笔当真不差,较之当年在洛阳时大有进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