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雄十六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一架三脚耧车平均每日能播种三十亩地,剩余田亩只能依靠人力播种,再用耙、耱平整土地。
也有成群结队的小童赤脚踏泥,把粟种踩进垄沟。
东岸再度传来号子声,新筑成的陂塘开闸放水,清冽河水蜿蜒流向十六条支渠。
遇上地势较高处,只能利用桔槔提水,安排专门人手日夜看守,确保初期灌溉水量充足。
几架龙骨车还处于调试阶段,此类灌溉器械虽已问世多年,可真正懂得制作、安装、调试的工匠并不多。
郡府所掌握的百工杂户里,类似人才就极度匮乏。
曲犁制作改进者屠客夫,原本是梁广名下僮仆,如今已是郡府专管农器制作的主事。
龙骨车也是屠客夫牵头制造,可惜他本就是自学成才的土专家,只专精犁、耒耜、耙、耧车一类的器械。
龙骨车对他来说还是复杂了些,因地制宜地安装调试更是老大难,一直到现在还未正式投入使用。
东边山脚下,三十余顷麻田率先播种完毕。
更远处的桑林里,有老妪正在教授小娘采摘初春嫩叶。
这项工作多由汉人、氐人小娘来做,鲜卑族小娘多忙碌在牧场里,负责清理牲畜圈舍,照料新生羊羔。
梁广率领亲兵队,用一上午时间,挖通一条支渠最后半里沟槽。
正午日头火辣之时,梁广登上北边的观稼台。
他脚上革靴沾满泥土,身上短褐也沾着点点黄泥斑。
风拂过,汗水蒸发只觉浑身凉快舒爽。
数千顷之广的新旧农田,终于能抢在开春之际完成播种。
一亩亩粟田,耧车轨迹笔直如尺,号子声此起彼伏。
坡脚破碎地块洒着点点白花,那是今日刚刚种下的芜青......
汾水东岸土地较为肥沃,可六成以上的农田都是今年新垦。
再三考虑,梁广还是决定以种植粟粮为主。
相比起小麦和稻谷,粟米适应性更强,耐旱耐贫瘠,更符合今年“吃饱饭、积谷粮”的生产目标。
等秋收以后,视地力墒情多寡,再考虑种一季豆和小麦。
若是收成不错,明年可以扩大小麦和稻米的耕种面积。
梁广拄着锄头,任由汗水顺着下颔滴落。
粟种夯入泥土里,他的心也跟着落了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