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回 似得徒老道欢喜,如恭忠安门献策(3/4)

  【唐仙】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李唐的宗室,比起历朝历代都算弱势,从玄武门起,历经太宗、高宗、女帝,以及当今皇帝反复的打压、杀戮、折磨,几条主脉已被杀的七零八落,余下也多凄惨,软禁的软禁、打压的打压、外徒的外徒,根本不成气候。

  远的不说,就说原太子李瑛,便在开元末期被废身死,还搭进去两个弟弟,这便是所谓的“三庶人案”,亦为玄宗一日杀三子!

  李易的便宜母后武惠妃也与此有关,传闻中更因此而死。

  所以,面对李隆基这等皇帝,绝不是一恢复身份,便可为人上人、贵中贵,联想到李易这肉身的太阴道体,被抓进十王宅关着,说不定都算是好结果了。

  正因如此,武灵等人才会能拖就拖,生怕他脑子一热,以为皇子尊贵,主动暴露,失了发育机会。

  颜阙疑并不知晓李易的具体身世,只知他在山中养病多年,听二人谈及其父,只当是论及家风,就道:“安庆宗虽有才学,但家风不正,想的不是用一身本领去实现抱负,而是要借此幸进,甚是可惜。”

  顿了顿,他又道:“不过,圣人坐于天下之上,得了佳文后,想的终究还是能否利于天下,所以传于各方,要各家也拿出策文来。”

  李易终于忍不住问:“两位说了这么多,却不曾提及安宗庆到底是写了个什么?”

  “是老夫疏忽,忘记李郎君不曾听得此事,安宗庆写的是胡汉之事,名为《百族东渐》。”颜阙疑告罪一声,接着就道:“安庆宗胡儿出身,却又精通儒文经学,所谓经世致用,学以治世,此子长于边疆、身为胡后,在胡汉之事上尤为擅长,所以他写的胡汉之事才能入圣人之眼。”

  “这安宗庆是个会揣摩人心的,身后或有能人的,皇帝的心思被他把握住了。”

  先天真人则道:“最近几年,北边的东支葛罗禄、回纥、突厥乱战不休,各部但有损伤,便扰边关、劫百姓;西南亦不宁静,有黄氏、周氏、侬氏等为寇作乱;就连西域都有几族归而复叛,反复无常,正让皇帝头疼,此次千秋节上本是问诸族风俗,被安庆宗抓住机会,奉上一篇说胡汉相合的策文,可谓恰到好处。”

  颜阙疑点头道:“边疆事乱,吾辈亦受其扰,因此安宗庆这篇文章一出,立刻简在帝心,而后圣人传于各方,又让各处皆言此事,广开言路。吾学宫传自百家,为儒未将,经世致用,岂能落后于一胡儿?是以各方摩拳擦掌,要压他一头!甚至招纳读书种子,要寻这方面的人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