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价值判定微处理器设计(3/3)

  【科技无垠】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这第一步与传统半导体的芯片设计并无二样。

  但从架构设计开始就完全不同了,对于二进制芯片来说,它是处理确定结果的逻辑,是或者否,正确还是错误,归根结底都可以转化为1或者0。

  但如果遇到不知道、不确定、有可能、待观察等不确定的逻辑,它是没有办法直接处理的。

  在程旭的设想中,价值判定处理核心最核心的竞争力正是处理这些多维的机制。

  难点在于,现在程旭并没有趁手的电子自动化设计工具。

  现有的EDA软件,不管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在电路设计方面肯定都是遵循的半导体规则,肯定满足不了这种设计需求——半导体只有1和0的高低之分,压根就没有多维度逻辑。

  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早期的芯片设计就是纯用手画,纯人肉完成电路的设计和布线。

  显然,这种方式效率极低——而且电路不能太多——一般不超过一千。

  价值判定处理器核心逻辑,所需要的荷泵基础膜单元(程旭称之为微泵管)不算多。

  但按照程旭的估算,怎么也得在三万多个——这个数量,大约和英特尔1978年发布的微处理器8086的晶体管量级差不多。

  这个级别,手画已经不太现实了——当然,要照着一年两年去折腾,也未必不行。

  但这太慢了,程旭怎么等得起?

  思虑一番,CAD辅助制图还是可行的,无非就是没有自动化工具,一个个的都需要程旭自己手动操作而已,比起手画,这还算是能接受的。

  好在量级虽大,但却不太夸张,真要像现在CPU那样的量级,一块CPU动不动几十亿的集成晶体管——那就真的非人力可为了。

 

本章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