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黄芩(2/4)

  【国药大师】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秦苏问:“什么是撞皮?”

  岳清尘也好奇地看了过来。

  黄悦问他:“你也不知道啊?”

  “切……”岳清尘又把头转到一边去了,但耳朵却是对着宋谦的。

  宋谦说:“黄芩以生长3-4年的为佳,家种的黄芩大概是2-3年就收获了。把优质的粗黄芩挖出来,除尽须根和泥沙,然后晒到半干。”

  “等外面的粗皮稍干或皮破裂欲脱的时候,把黄芩放到特制的荆条框里面,然后加入石块,撞去外皮。而且得要在晴天撞皮,撞完一批,晾晒一批,反复操作,还不能堆在一起,更不能被雨淋湿。”

  “等撞成表面都是黄色的,晾晒干就是成品了,所以以前的黄芩是内外皆黄的,这就是产地加工。药商会去药农家里收货,再拿到药市去卖,中药铺过来选货,等进了铺子就洗、泡、润、切,炮制成饮片了。

  黄悦又问:“好原始的办法,现在还是这样操作吗?”

  宋谦道:“差不多吧,因为中药种植还是以千家万户的分散式为主。农药、化肥、田间管理,往往是一个农民一个样。”

  “收获药材了,就要进行产地加工,往往也是农户自己加工。可农户没有烘干机和加工设备,各种手段也就用上了,中药的品质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有些药农花不少钱买了烘干机,结果还没等用呢,药材价格又暴跌了,或者被其他产地给挤压了市场,结果赔的更多。”

  “所以说如果有饮片厂能跟农户进行产地合作,把控种子、种植、田间管理、产地加工,和进入饮片厂之后的炮制的全链条,中药品质和农户收益就都会有保证了。”

  黄悦道:“这得花多少钱……这事情不好干吧……”

  秦苏脸绷的很紧,一言不发。

  宋谦琢磨了一下,也觉得靡费甚巨,麻烦不说,投入这么大,产出能有多少?成本那么高,哪个单位愿意买呀。

  宋谦摇摇头,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都压下去,他说:“这个以后再说吧,还是说回黄芩。解放前的黄芩都是野生的,因为生长年限不同,性状大小就不一样了,所以划分出不同的规格等级。”

  “有大枝芩、枝芩,区别在于粗细和枯心大小;没有枯心的叫条芩;还有一种叫瓣芩,枯老腐朽的黄芩在撞皮的时候就碎成一瓣一瓣的了,所以叫瓣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