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3/6)

  【身为法师的我只想追求真理】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大多数科研人员们追求的是写一篇能够被接受发表的论文,而非做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虽然实际上大多数论文确实没有实际用途,但是在当今这个时代,这样的现象正在越来越普遍,追求真理的精神正在逐渐丧失。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被迫大量撰写科学着作,那么他的学术生涯会产生知识肤浅的风险。

  我在各类学术论坛中接触过非常多才华横溢的研究员,他们的思维逻辑非常敏锐,在交谈的过程中,他们能够跟上的我思路,并且给我一些很有启发的建议。

  但是回去之后我翻了翻他们的论文,大多数,甚至是全部,都没有意义,只是数字的无聊堆砌。

  他们的论文和他们个人本身给我留下了截然相反的印象。

  类似的指责在这些年里层出不穷,虽然学术界一直为这种批评声辩解声称:

  基础学科的研究是困难、渐进的,像核磁共振扫描技术中用到的输血和1800年代某本不起眼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里提到的输血方法一样。

  我们需要大量的反复实验,才能推倒出足够有价值的结果。

  这些无用的结果,才能铺垫出足够有用的结果。

  但是这些堆砌的无用结果,纯粹是把方法进行微调,为了得到想要的数据而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数据真的有必要让博士甚至是教授们来做吗?

  现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大量工作正在被人工智能取代,学术界是否能够提供一些低端岗位给普通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学术中来呢?

  科学城完全的尊重个体,不是以论文为导向,更不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方式,我认为是一个有利于科学家思考一些真正有价值问题的地方。”

  其实论文为导向,所有科研人员追求的是发论文,而不是我对什么问题感兴趣,我想要探索真理,想要把对世界认识的边界推到更远的地方。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学术界的绩效考核,需要有一套机制去评估教授、研究人员和博士生的工作到底做的怎么样。

  如果说科学是一颗参天大树,那么低的果实已经被前人采摘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大多都是非常难采摘的果实。

  比如之前我把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思考出结果,可能只需要花三到五年时间,正好是一个博士从入学到毕业的周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