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李鸿章崭露头角 师徒情源远流…(2/5)

  【红鸾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李鸿章本是一介书生,此刻也无可奈何,只得随同侍郎吕贤基回籍办团练,5月首次与太平军交战于和州裕溪口。

  次年,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也由王茂荫举荐,回乡办团练。李家父子的团练整齐皆可用。

  李鸿章先后随周天爵、李嘉端、吕贤基、福济等清廷大员在皖中与太平军、捻军作战,战绩还算不错。

  1855年(咸丰五年)十月,因率团练收复庐州之功,奉旨交军机处记名以道府用。

  1856年(咸丰六年)九月,随同福济等先后攻克巢县、和州等地,后叙功赏加按察使衔。。

  李鸿章以书生带兵,既有专以浪战为能的记录,也有翰林变作绿林的恶名。数年的团练生涯,使他逐步懂得了为将之道,不在一时胜败,不逞匹夫之勇。

  李鸿章此时不过三十三岁,而且无甚作战经验,此次升迁难免会使一些久居武官之职的人不服,甚至产生忿恨,准备伺机寻找他的错处奏他一本出出气。

  一时之间,谤言四起,李鸿章几不能自立于乡里。

  恰在此时,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去世,他赶忙请安徽巡抚福济奏报丁忧,为父亲守制,从而结束了他为时五年的团练活动。

  次年,太平军再陷庐州,李鸿章携带家眷出逃,辗转至南昌,寓居其兄李翰章处。

  1859年(咸丰九年)十二月赴江西建昌,入曾国藩幕府,负责起草文书。

  此时的李鸿章在曾国藩幕府中,可谓是一个高级人才。然而曾国藩见他恃才傲物,目中无人,才高气盛,锋芒毕露,若真要他独当一面,还需再经一番磨砺。

  于是,他平时尽量让李鸿章参与核心机密的讨论,将其与胡林翼、李续宜等方面大员同等看待;当时,湘军幕府中有不少能言善辩之士,如李元度、左宗棠等,曾国藩经常有意无意让他们与李鸿章争口舌之长,以挫其锐气。

  至于曾国藩本人,更是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表率来影响李鸿章。

  如李鸿章爱睡懒觉,曾国藩则每日清晨必等幕僚到齐后方肯用餐,逼李鸿章每日早起;又李鸿章好吹牛,讲虚夸大言以哗众取宠,曾国藩就多次正言相诫:待人惟一个“诚“字。每当李鸿章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曾国藩就大谈“挺“经来鼓励他进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