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鸾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而殿试后,所有的进士都是“天子门生”,有了朝见皇帝的资格。
天子的门路不是太好走,但是老师的门路是可以走的。
此时曾国藩已成为穆彰阿的门生,就是通过穆彰阿的门路,上达天听,使得道光皇帝破例提拔为一等第二名,并选中了庶吉士。
庶吉士是可以跟随在皇上身旁随时听命候旨的,所以升迁特别快。
庶吉士在翰林院学习三年,期满,由庶常馆教习奏请皇帝御试,分发任用,称为散馆。
考试优等的授翰林院正式官职,原为二甲进士授编修,原为三甲进士授检讨,称为留馆。
未留馆的可为给事中御史主事或出为州县官,但因曾就学于翰林院,世人对未留馆之庶吉士也以翰林视之。
因此说:非进士不入翰林。
不要搞混了国子监和翰林院。
国子监相当于大学,学习者必须参加乡试,和其他的秀才一样,通过乡试后才取得举人资格。
当然里面也有举人会试落榜学习者。国子监可以考入,也可以捐监。一般捐监的都是清贵的后代,有钱有势的人家的子弟。譬如过继给李鸿章的李经方,就是捐监在国子监读书的。
翰林院不同,它属于六部九卿衙门,属于相当于现在的部委,或者叫做现在的国家机关。
国子监是储备高级人才的地方,可以在里面通过读大量以前看不到的书从而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学识,是清贵之职位。
点翰林后,就具备了能够青云直上的条件或者资格,比外放到地方当县官或者到六部司局当差累升要容易。
而且关键是在这里出身可以未来当大学士,自古宰相出翰林。入不了翰林院,永远当不了大学士。
发傍之后不久,殿试朝考就陆续进行了。
中了会试的少诚,段骁和王海军不用说都成了新科进士,
少诚殿试为二甲第四十二名,赐进士出身,段骁为三甲第九十六名,王海军为三甲第一百二十一名,二人赐同进士出身。
但是由于三人都没有门路,虽然也拜访了当年的主考官丁日昌,然而由于贡士人数众多,丁日昌对三人没有什么印象和照顾的理由,所以在选庶吉士这一关全都没有选上。
只是少诚被选入国子监太学任博士,而段骁和王海军则由户部直接派出外任,段骁授山西吕梁县县令,王海军授四川彭州县令,即日赴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