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鸾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恭亲王并没有就此停止劝谏,十余天后,同治皇帝下旨革除恭亲王爵位的世袭罔替,降为郡王,仍在军机处行走,其子被革除爵位,其他一同进谏的官员也纷纷被去爵革职。
李鸿藻不得已面见慈安慈禧,告知一切情由。
慈禧出面制止了这场闹剧。
她恢复恭亲王职务,并破格爵位“世袭罔替”,赏赐双眼花翎,赏领两份工资。
慈禧又认恭王女儿为干女儿并破格加封和硕固伦公主,并勒令同治彻底停止圆明园工程,这件事终于平息了。
然而这件事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就是贪污腐败的账就揭开在眼前了。
俗话说: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清廷的腐败和贪污已经从根源上使整个国家的根基都坏掉了烂掉了,这样的政府还依然存在,是上天的懒政不作为啊!
古人认为,天灾是上天的警示。
光绪朝代是慈禧太后专权的时代。也是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年代。清末各种天灾频繁不断。周而复始,历史的规律不可抗拒。
在清代频繁的旱灾中,最大、最具毁灭性的一次,要数光绪初年的华北大旱灾。
这次大旱的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大、后果特别严重。
从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续了整整四年;受灾地区有山西、河南、陕西、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北方五省,并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
大旱不仅使农产绝收,田园荒芜,而且饿殍载途,白骨盈野,饿死的人竟达一千万以上!
由于这次大旱以1877年、1878年为主,而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戊寅、所以人们称之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称“晋豫奇荒’、“晋豫大饥”。
河南的灾情,与山西相似。
经过连续两年的大早,富饶的中州平原,已化为千里赤地。
当年的《申报》刊登消息,说河南全省歉收者50余州县,全荒者28州县。但是,奉旨帮办河南赈务的刑部左侍郎袁保恒抵豫则宣布:全省报灾者八十七个州县,饥民五六百万。
走投无路的饥民铤而走险,聚众枪粮,有的甚至拦路纠抢,私立大旗,上书‘王法难犯,饥饿难当‘八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