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中原大旱天示警 逆天行事必遭…(4/5)

  【红鸾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之后,朝廷又拨了二十万两赈银,而且又明确:七成归山西,三成归河南。

  几天之后,不知通过何种渠道,清政府认识到河南的灾情也一样厉害,而给山西的赈银似乎还不足以体恤民艰,所以就改为原有的二十万两赈银不再分配,全部划给山西,另外追加二十万两拨给河南。

  由此,曾国荃与山西百姓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也与以太原为中心的晋商巨子接下了不解之缘。

  现以太原为中心的山西,许多地方留下了曾国荃的足迹;而以太原为中心的晋商大户,许多院落甚至留下了曾国荃的墨宝。

  列位看官不免要问了:胡世衡到了广东是在度假吗?罗大纲是在养老吗?怎么曾国荃还能起复重用,并未受任何损失呢?

  且听作者一一道来。

  且说世衡携家带口来到广东佛山老家,安葬了父母遗骨后,隐性埋名,自此可与秀姑和孩子长相厮守了。

  然大仇未曾报完,一切还未终结,罗大纲及他的部属还在等待下一个任务的启动,他一家四口怎能独享清闲?

  排在死亡名单的第二位便是曾国荃,于是罗大纲带着春娃,世衡带着永活便再一次来到了湖南长沙娄底曾家新建的侯府富厚堂附近隐居。

  这一年正是1874年。

  自打1872年曾国藩去世后,曾国荃于1873年将兄长尸骨带回长沙,先是葬于长沙南门外之金盆岭。

  同治十二年12月13日,改葬于善化县(今望城区)湘西平塘伏龙山。与嫂嫂欧阳夫人合葬,墓地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

  曾国藩门生故旧相当得多,到场举哀的人数不胜数。

  朝廷也派员前来吊唁,赐谥曰文正,世人都称曾文正公。

  曾国荃由于追剿捻军无功而返,被摘去顶戴,在家赋闲。

  这正是动手的好时机。

  罗大纲本欲使春娃和永活再次潜入曾府,无奈二人年纪已经长大,曾府所招男仆均为十三岁以下的少年,春娃和永活如今都已经长成一个壮大小伙子,若是应招,只能去充家丁。

  而家丁是主管巡逻和外出的,分不到各房中去,无法结交下人,想要查探曾府底细十分受约束,倒不如自由身来去方便。

  虽然如今来去方便,但是曾府门第高深,面积广大,想要摸清情况十分不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