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16、17世纪在欧洲俄国发展并传播开来的农奴制从未在西伯利亚生根,因为农奴制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行使职能所必不可少的那些贵族的需求,才发展起来的。但是,贵族并不迁移到西伯利亚,因为西伯利亚不具备可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相媲美的吸引力。
西伯利亚避免了贵族,从而也避免了农奴制。
政府法令虽然规定,逃跑的农奴应送还给他们的主人。可西伯利亚地方当局对需要获得劳动力,因此常常庇护逃亡者,所以在西伯利亚,实行的是另一种制度,明面上执行的都是俄罗斯的法律制度,可背地里是各种潜规则,现在斯佩兰斯基把一切都规范了。
恢复了有效的行政,其他各种秩序也就会随之恢复,斯佩兰斯基利用俘虏、溃兵组建了警察部队,驻守在各个村镇,维持着他的统治。确保他的各项政策得到落实,一个自由主义者却依然需要利用强制来完成自己的理念,说不出来的讽刺。
周琅让軍队配合,尽管軍队觉得这样很危险,让斯佩兰斯基掌握警察,有可能让他们拥有反抗的力量。但周琅坚持,他并不需要俄国的任何东西,甚至不需要俄国的稳定。中国軍队随时都可以撤离,让斯佩兰斯基有抵抗的能力,没准俄国还会发生内战呢。
但是斯佩兰斯基自己反而遇到了抵抗,他的政策推行到农村的时候,遇到了农奴的抵制,因为斯佩兰斯基尝试推行土地私有制,这样他就可以基于土地征税了,可农民既不想分地,也不想交税。因此集体阻拦斯佩兰斯基派人丈量他们的土地,他们的土地有自己内部一套非配置度。由他们的公社自己安排,有的地方按照家庭分配,有的地方按照劳动力多少分配,总之有一套自然习惯法在决定这些,斯佩兰斯基想要引入资本式的地产制度,对这些习惯法造成了冲击。
斯佩兰斯基想通过自己的警察强制推行,却适得其反,让农奴自己武装了起来。俄国农村是有组织的,这些公社可不是摆设,在没有地主统治的宫廷农奴和国家农奴中,这些公社就是唯一的组织,向国家提供兵员,征税等等,都是通过公社来进行的。公社有组织能力,自然就能把农奴召集起来抵制警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