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九节 司法改革(3/4)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陪审员不在从纳税人中随即抽选,而是从年纪超过50岁的老人中随即抽选,不管对方的知识程度,也不论对方是否是纳税人,当然合法还是要坚持的,一个强盗头子,是没有权力参与神圣的司法审判的。

  结果英国式的陪审员制度,跟中国的权威审判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长者审判的情况,这种结合总体上是方便了法院、诉讼双方的,因此还算比较认可,毕竟乡村的权威裁决,也往往是好几个老者一起处理,几个家族长老,双方的家族首领坐在一起摆个茶,就摆平了大多数纠纷。现在不过是把茶话会摆在了名面上,摆在了法庭上而已。

  这一套司法制度开始推行,虽然不可能尽善尽美,但如果施行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改就是了。周琅可不是朱元璋,颁布了政策之后,还专门下旨,敢改一个字的,以谋逆罪论处,搞的后世皇帝改革是不孝,大臣要改革就成了谋反。

  司法改革的完成,意味着传统的刑部制度,也得到了改革。

  六部体系中,也就是一个吏部,一个礼部保留了更多的传统。

  吏部虽然是老一套,可大体上还是能够起到规范官员升迁任免的作用的,过去的弊病主要是执行问题,和珅那些人破坏选拔机制,察举不严不说,完全是卖官鬻爵,周琅对吏部的改革主要集中在监督上。

  礼部中那些祭祀类的传统文化形势,周琅不打算改了。但礼部管理的科举,他实在是无法继续维持原状,他可以不改科举,不仅仅是他向王辅茞做了承诺,而且王辅茞死前对科举都如此耿耿于怀,可见大多数旧文官都有这个心态。

  科举真的是一点都不能动,包括考核的内容和考核的方式,周琅曾试图在科举中加入自然科学内容都被集体抗拒,所以这是一个死穴,谁都不能动,除非想打破一整套官僚机构,而这套官僚机构目前还让中国保持着全世界最稳定的社会秩序,根本没有道理完全废弃。

  但周琅很明白,科举那一套制度,绝对是不合时宜了。

  所以周琅打算调整,科举该怎么搞还怎么搞,他已经实践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案。那就是在户部官员的培养上,当时因为户部无法做到对账目的严格管理,所以周琅规定,户部官员都必须经过学校培训,等于是将科举考出来的士子,送到学校里再造一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